一方面继续测试的广告,一方面想着看看同行们的数据表现,结果,总感觉这波秋促,作为黑五的测试,蛮多人拉了波大的。
部分同行放出来的价格,让我怀疑他们是不是想提前清仓,然后跑路。以这种不可思议的低价换取销量?是设置错了还是故意的?或者是搞流量的策略?但这样透支信誉度的玩法,估计也就是一波流。
特别是,看着似乎销量上来了,但看看基数,先不管它后面投了多少广告,但就算有了这波活动流量的加持,订单量也不过是从个位数涨到1字头的两位数,没什么意义。
倒不是说低价的操作不对,这么多年,这么多平台,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没用过这招。我们自己在某些时候也在用。特别是清仓的时候,咬牙断臂也得尽快把库存清干净。
而且到了黑五这样的时间节点,你说你完全不降价,那也是瞎扯,平台的玩法,补贴,规则,同行的竞争,整个市场的氛围,包括客户群的需求,都是在逼着你得降价,得促销了。
得承认的是, Shop已经演变成了一个高门槛,大投入,长时间的行业。远远不是某些媒体上所说的那种一夜暴富的风口。
很要钱,要准备很多钱,要花很多钱,要预备过程里亏钱后才能开始赚钱。太多人就是死在了开始触底反弹,开始赚钱的那一个点。又或者是在他已经开始赚钱的时候,前面的坑爆了,没有留给他回血的时间。
这几天和一些同行沟通的时候的,说了一句广告的问题,带有一点抱怨的味道,结果就像点了火药库一样,一群人开始同声相应。都在说这个问题。要么就是一直测试没结果,要么就是只看着这些地方花钱,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进钱,多少有些恐慌。
是的,类似这样一次次拿不到满意结果的尝试,一次次看似花的钱不算多,但是抵不住频率多的测试,今天几十刀,明天几百刀,看似不多,但一个月累计起来,也不是个小数字,这还只是投放上的,如果再把前期素材的成本也算进来,甚至有的时候,这里浪费的钱,导致的结果就是影响到了整个店铺的正常运营预算。
更别说选品这里的投入了,底子没那么厚的卖家,一个品出了问题,那至少就是大几十万打水漂漂。
就像国内,说现在的双十一,618,是不是也明显不如前些年那么热闹,卖家敢降价,买家敢花钱了?同样,说美区现在的状况,看看AMZ这个排名第一的平台,有多少卖家还会迷信PD,迷信黑五就一定能爆单?原本大家在非活动期,日常的买卖竞争中,就已经抢单抢得够凶的了。现在,还继续在活动里不顾成本的抢。我只能说,你是勇士。
我更想知道,现在都已经这样降价的玩了,黑五,还能怎么玩?还有没有得玩?
云衔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企业数字化广告营销解决方案的服务商。公司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,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、更高效的数字化广告营销与运营服务。